11月15日(星期五)下午,中心主任李益彬教授带队前往内江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了沱江流域内江段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调研活动,一同参加调研活动的还有中心副主任胡艳副教授、中心研究人员唐洪松和李倩娜。
此次调研活动主要围绕课题“碧水保卫战: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之内江实践”展开,主要内容涉及有效治理前后情况对比、政府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制度、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治理中的经验总结、治理难点以及下一步持续强化治理的打算等。课题调研目的是总结内江市在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为省委省政府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相关政策实施效果跟踪分析和经验推广提供参考,并为内江市在总结相关治理经验和持续强化治理时提供参考。
调研第一站是内江市生态环境局,中心主任李益彬教授阐述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并与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进行了深入交谈。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科周世雄科长围绕沱江流域污染源的构成、污染源治理的PPP项目、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详细解说。他说:沱江流域内江段的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和其他污染四大类;生活污染是内江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到40%左右,由于沱江流域内江段人口多,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但水容量较小,对污染物的消解能力较低,所以污染浓度高;农业面源污染是第二大污染源,占到30%左右,主要来源于规模以上养殖造成的径流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造成的污染;工业污染是第三大污染源,占20%,其他污染占到10%。
周科长谈到,针对生活污染,内江市采取了两大PPP项目进行治理,即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和城市垃圾分类PPP项目,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建设、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治理。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依然是个难题,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效率较低,必须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如农村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种养结合等等,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内江市在2017年年底已经完成了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工作。周科长说,要引导规模以上养殖户与种植业相结合,种植业对养殖粪便的消纳能力较强,一亩地可消纳3~5头猪产生的粪尿,种养结合将成为养殖污染治理的最有效的途径。
随后,李益彬教授和胡艳副教授与周科长就《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对沿线产业结构是否产生影响进行了交流,周科长谈到,该条例于2019年9月正式在全流域实施,其目的就是为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对沿线产业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该条例对沿线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必定会产生影响,间接的将促进沿线生产生活方式向色化。
期间,唐洪松博士与周科长就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交流,周科长说到,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由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眉山市、内江市、自贡市和泸州市共同参加实施。内江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2019年获得了3500万左右的生态补偿,2020年内江市各区县也将实施县域生态补偿机制。
周科长最后指出,沱江流域人口密集、生态流量严重不足,是污染物得不到有效消纳和降低的主要原因。从多年平均径流量看,沱江仅为297立方米/秒,是省内主要江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且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面对沱江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只能通过向家坝工程从金沙金引水来解决。
在生态环境局调研结束后,调研团队随即前往内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调研,与住建局朱宇副局长、城市建设科高敏科长进行了访谈交流。高科长介绍到,住建局在内江市水污染综合治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设施全部由住建局承建,通过这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内江市水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改善显著。高科长还通过治理前后的对照图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吴家溪、盘龙冲、太子湖水库、谢家河等治理的成效。
本次调研还从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搜集到了大量关于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相关数据和总结报告,为我们熟悉、了解内江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举措,归纳总结内江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支持,同时也加深了中心研究人员对内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认识。
|